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尤茵-前朝風光 遙寄明月倍思親  (第1/3页)
    
尤茵-前朝風光 遙寄明月倍思親
    年關將近,文萱院除部分輪值者須留守宮中過夜,其餘女官皆可休沐。    有能力返鄉過年的人大多提前啟程,趕在年夜與家人團聚。    「茵jiejie怎麼還在,快快回家過年啦。」    書記台的後輩南悅將最後的文件送回庫房,臉上藏不住的輕鬆愉快走進門。    「我年間輪值,不急著回去的。」我仰起頭微笑隨口回應。    「啊抱歉,我一直以為妳也是京城人。」南悅摀著嘴,以為自己說錯話。    文萱院女官進仕大多分成兩類人。    一是按照科舉選拔,入選者可能來自八方各地,離家千百里遠的人選擇入京,不可能年年返鄉,大多會選擇自願輪值,多送些錢回鄉敬孝。    另則是京城名門千金,透過舉薦被送進文萱院。    家住京城的小姐們,出來當差為了都不是那點俸祿,年節輪值的加給更是看不上眼。    好好的春節誰不會回家讓家裡嬌寵伺候。    「沒事,妳才是快點回去陪家人,新年快樂。」    看南悅因為我的謊言而面露尷尬,心性單純善良的女孩或許正想安慰有家不得歸的我,心有不忍,我起身送她走向門邊,打斷她的沈默。    「那個啊,茵jiejie,等我回來給妳帶點年菜!新年快樂!」南悅握住我的手,眼神真摯溫暖。    南悅再三與我道別後,書記台又恢復寧靜。    我因為自己謊言覺得好笑。    朝代更替,尤氏曾是與穆氏齊名的百年大家,當今皇后母族京城尤氏,如今卻是令我難以啟齒的名號。    朱氏在隋朝建立之初,先祖尤效忠本不過一介無名鄉勇,蒙朱太祖慧眼賞識,成為太祖麾下的武將。    先祖為朱太祖開疆拓土,前有太祖登基後感念功臣,下詔穆、尤、蔡、左、林氏冊封開國五郡公;後有祖輩尤子暖尚迎春三公主,與其他開國功臣相比,尤氏與皇家關係緊密從未斷連,同興同盛。    一直到朱氏第十四代,皇子之間的爭鬥激烈,加上中原各地爆發瘧疾,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,也包含離皇位只差一步之遙的五皇子朱齡久。    僅存的親王朱齡長意外上位。    朱齡長貪懶奢靡,毫無治國本事,經歷病疫後民不聊生,百廢待興。    從來沒有人料想到會是這個混世紈絝成為最後贏家,不管是支持五皇子的尤氏還是支持三皇子的蔡氏都賭錯盤。    朱齡長從前不問政,少與高官重臣來往。    驟然登基,在朝沒有可用的親信,只能同意先帝幕僚續任。    也就是尤右相與蔡左相二人。    朱齡長自幼不長進,三皇子朱齡梧屢勸不聽,拿這個同母所出的胞弟一點辦法也沒有,朱齡長一昧認為胞兄和他的親信們瞧不起他、厭棄他,變本加厲的耍混。    先帝在位時,父親尤立與五皇子朱齡久謀劃,藉由曾當朝叱責三皇子胞弟朱齡長驕奢,打擊三皇子派系聲譽。    父親尤立上諫,先帝怒斥朱齡長忝為親王,坐擁俸祿卻對民間疾苦不聞不問,責怪三皇子未盡兄長教育本分。    禍害他被父皇和胞兄輪番責罵的五皇子朱齡久和尤右相,更是從此讓朱齡長暗自記恨。    現在父兄都已魂歸西天,他成了一國之君,曾經不把他放在眼裡的蔡左相,不服他也得畢恭畢敬,膽敢對他指手畫腳的尤立現在一句重話都不敢說。    表面上看似對兩位重臣十分倚重,朱齡長不管是對尤氏還是蔡氏都心有怨懟。    蔡丞相主張縮編皇宮開銷,積極投入國家振興建設,雖然與朱齡長多次爭執,但蔡丞相主張的賑災作業明眼可見的帶來轉機,朱齡長人生中難得聽見別人誇他英明決斷,被讚賞的甜頭讓他開始對蔡丞相建言全盤接收。    在父親尤立焦慮著朱齡長對蔡氏的偏寵,擔心尤氏的君寵不復時。    朱齡長聽聞蔡氏從中斂財,盛怒下旨抄家滅族。    曾經的開國功勳,蔡氏名門一夜滅族。    左氏則在穆氏舉薦下,遞補原為蔡氏的左丞相之位。    朱帝感慨唯有尤卿忠良效主,替十一歲的皇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