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辕犁 (第3/4页)
当然,李二陛下也不能只听杨帆瞎忽悠。 只要想到崔家这样的庞然大物一不注意就被杨帆这货忽悠到坑里,李二陛下面对杨帆之时总是小心翼翼。 若有不懂的地方也学乖了,很少发表意见。 李二陛下站起身来,缓缓走下台阶,抬头扫视一眼议论纷纷的群臣,又对着一旁挥手道:“郭卿家,你快来看看此物有何不同之处,是否真的有这小子说的如此邪乎?” “诺!”弘农寺卿郭嗣本应声而出。 这一年多来,郭嗣本日日夜夜不停在培育高产作物贞观薯,本来就消瘦的身形更加单薄。 虽然如今看起来风一吹就倒,但他走起路来虎不龙腾。 几大步直接来到箱子前面,眼睛不停的瞅着这怪模怪样的犁。 作为弘农寺卿,各种农耕物器件可以说是了如指掌。 郭嗣本先是对李二陛下一躬身,然后对杨帆一拱手,笑道:“忠义侯宅心仁厚,前有贞观薯,现在改进犁,不断为百姓谋福,实乃我辈楷模,你且先为我稍作讲解,然后老夫再看看效果如何?” 对于这种只干实事的官员,杨帆很有好感,顺手将曲辕犁交由郭嗣本,直接躬身回礼,谦逊道:“岂敢岂敢,郭大人乃是我大唐农业的先辈翘楚,这些年兢兢业业育种为百姓谋福,实乃国之栋梁,必将青史留名!” 这话说的,直接把郭嗣本夸得满脸臊红,不过心头更多的是甜蜜。 有这番话,起码说明一直以来的劳累是值得的。 郭嗣本出身太原郭氏,乃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,可惜传承至今,家族已经逐渐没落,当年投靠李唐,空有满腔报复,却一直郁郁而不得志。 武德年间,因与前太子李建成走得比较近,虽然并直接与李二作对,但却也是形同敌对。 到李二陛下登基之时,郭嗣本觉得末日降至? 谁知李二陛下仿佛忘记了昔日的恩仇,依然命其担任弘农寺卿。 这个职位可是身穿紫袍的从三品官,满朝文武也没多少! 得李二陛下如此信任,混了个弘农寺卿的官位,怎能不让他感激涕零? 从去年开始,李二陛下更是把贞观薯这种瑞祥交给他肓种,这可是绝对的信任。 郭嗣本受李二陛下厚爱,再加上心里感激涕零,发誓报答李二陛下既往不咎之恩。 因此,郭嗣本再也不管朝中争斗,一心扑在育种之事上。 一年多来,他连家都很少回,吃住都在田间地头,简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。 不过,正因为如此,郭嗣本培育出了众多的土豆种子,只要再过一年,便可以有足够的种子提供给大唐百姓。 到时,只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,便能推广天下。 可以说,他为大唐的农业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。 若不是李二陛下传信让他前来确认一件耕地神器,他如今还在田地里打滚呢! 而杨帆的这一席话,让郭嗣本知道。 原来还有人知道他这一年多来都干了什么,起码还没有被人遗忘。 李二陛下也赞许的看了看杨帆,暗忖,这小子还算有点见识。 不只是会撒泼打滚,对于真正的人才,也算知礼节,很不错。 正当众人疑惑这么简单物件怎么会有如此效率时,便听到杨帆话锋一转,指着犁辕介绍道:“此物经过我之手改造,不仅轻巧省力,而且耕地效率大大增加。” “大家都知道,我们平时耕地需要两牛四人才能进行cao作,可用此犁耕地,只需一人一牛便可,而且效率是原来的一倍有余。” “即使没有牛的,一个壮汉亦能够拉得动,简直是天赐的神器,此物过于简单,反而有了一种大道至简的感觉。” “当然,对于不通农事之人根本看不出此离的巧妙,寻常人等,便是放在眼前也不知其中至理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