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线上会议 (第2/2页)
聊我的私人生活,让她们直接联系我就行。"程隽温和地提议,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餐具。即使在处理这种尴尬话题时,他依然保持着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绅士风度,既不会让顾清感到为难,也不会显得高傲冷漠。 这大概就是程隽的魅力所在——他不是那种会让人一见钟情的类型,但却是会让人越接触越依赖的那种男人。稳重、可靠、温和,像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。 "好的。"顾清点头同意。 程隽沉默一会,准备切入正题。他在心里快速措辞——该如何定义顾清和席宁的关系?师生?不准确。朋友?太模糊,顾清肯定会问是哪个朋友。他沉思片刻,终于找到了一个既明确又不会暴露自己意图的说法。 "你的..."程隽停顿了一下,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,"饭搭子呢?怎么不陪你一起吃饭了?" 顾清眨了眨眼:"席宁?你不知道吗?她去英国访学了,要一年后才回来。现在算算,大概还有九个月吧。这事她早就在研究组会议上说过,不过你从来不参加组会,所以不知道也正常。" 程隽感觉心脏猛地收紧,手中的叉子差点掉落。原来席宁已经离开这么久了,而他竟然浑然不觉。窗外的梧桐叶又飘落几片,在秋风中打着旋儿,就像他此刻混乱的心情。 不过程隽从刚才和顾清的对话里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——研究组组会。他在心里暗自思索:也许,他确实应该多参与这些学术活动了。 从那之后,席宁所在研究组的老师和博士生们惊讶地发现,平时总是"有事缺席"的程隽开始雷打不动地出席每两周一次的组会,一次都不落下。 "程老师今天怎么又来了?"有学生私下议论。 "可能是想在学术上更投入吧,"另一个学生回应,"毕竟刚离婚,把精力转移到工作上也正常。" 程隽一改去年那种礼貌而疏远的态度,每次参加组会都积极投入讨论。当博士生汇报论文进展时,他会认真聆听,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:"这个结果有点不对劲,可能是代码出了bug,建议你用同样的代码去跑别人的数据库,对比结果看看你的代码问题还是数据库问题。" "程老师说得对,"组会老师点头赞同。 大家私下猜测,可能是因为程隽离婚了,所以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到工作上来抚慰情伤。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程隽参加这些组会的真正目的。 由于时差关系,国内的组会时间并不固定,席宁也不是每场都能参加。但每当她出现在视频会议中时,程隽的心跳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。 "席宁,你那边最近进展如何?"席宁的导师询问道。 程隽会特别留意席宁的一举一动——她身后的背景是宿舍还是图书馆?她的神情看起来疲惫还是精神?她是不是又瘦了?从这些细节中,他试图拼凑出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。 "我最近在研究..." 席宁开始汇报,声音透过网络传来,带着轻微的延迟。 程隽聚精会神地听着,不是为了学术内容,而是想从她的语调中听出更多信息。她听起来开心吗?有没有很辛苦? 当席宁不发言的时候,程隽会不自觉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小小的头像出神——一个简单的笑脸图标,却能让他想起那张真实的面孔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