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视线之外 (第1/3页)
“视线之外”
M2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,巴黎正是最冷的一段时间。 天空常年灰着,云压得很低,像有人在屋顶撒了整层石灰。 课都上完了,老师的告别语也只是一句“on se retrouve au second semestre”。没有考试,只有一门课的口头报告,和一堆开不了口的申请表格。 陈白没回国,也没回外省亲戚家。 她留在巴黎,准备申请博士。 一份份材料堆在桌上,从研究计划到动机信,从导师联络信件,到研究单位的项目对应表——她像一个拆过包装又要重新组装的机器,在文档夹和邮件标签之间来回切换。 她早上九点起床,先煮一壶热水,泡上一杯还是从国内带来的金坛雀舌。十点出门,步行七分钟到地铁站,刷卡下去的时候总有人在通道口拉小提琴,演奏得不紧不慢。 去的是巴黎大学图书馆的某一个角落。每次的位置不一样,但动作都重复:打开电脑,插电,连Wi-Fi,打开文档。 有时候是动机信的法文重写,有时候是把论文摘要翻译成英语。有时候什么都不写,只是发呆地盯着Word文档上的标题: Projet de recherche doctorale – version 3 她偶尔会觉得无意义。 但还是写下去了。 中午就吃图书馆边的微波意面,或是带来的面包。耳机里放着电子音乐,或是播客,听别人讲如何进入科研职业路径,听得累了就拿本书随便翻几页。 傍晚六点回到十三区的家,顺路去Franprix买点即食汤、酸奶和面包。有时走神忘了买菜,就干脆吃泡面。 房间里暖气不够热,窗沿有风,她习惯穿着针织大衣坐在床上校对文档。 生活被她收缩成一种实用主义式的平静。没有告白,没有夜奔,没有崩溃。只有每一个截止日期前的深呼吸,每一封邮件落款后的再三检查。 每天都是一模一样的一天。 ** 近两个月来,她和David之间,形成了一种没有任何人提起过的固定关系。 他们没有讨论过,也从未正式“约定”什么。 但每个周末,他总会出现在她的门口。 有时候是十一点半的敲门声,有时候是凌晨三点的短信: 她很少回“oui”,但门总是会打开。 开门时,他们什么都不说。 他进来,脱外套,把她抱住,吻她,手伸进她的T恤,把她整个人压在门边或厨房桌前,有时直接拖到床上。 他们熟悉彼此的身体。 David知道她哪一侧肩膀会痒、知道她喜欢从后面开始,知道什么时候该慢一点——尤其是她刚刚做完一个大表格,或者头疼。 陈白也知道他喜欢在高潮之后靠在床边点烟,不穿衣服,背靠墙,安静抽完才去洗澡。 有一次,她睡醒后看到他正坐在沙发上剪他的音轨。他光着上半身,裤子刚套到腿上,听着耳机,在晨光里剪一段只有他能听懂的节奏。 他们没有一起吃过早饭。 一切都像是某种默契下的定时装置——只负责周末,只负责身体,只负责在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