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负好时光_(18)少年初识愁滋味(下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(18)少年初识愁滋味(下) (第1/2页)

    

(18)少年初识愁滋味(下)



    温钧野听了心里更不是滋味。他闷闷地侧过身去,手指在床板上不甘地敲了两下,没什么力气,反倒震得手心发麻。

    南方见他这副样子,也不敢再多说什么,只试探着说:“那,小的去请少奶奶过来?”温钧野没什么反应,也不说不让去,南方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。屋子里一时静下来,只剩下温钧野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。秋天的傍晚,天色转凉,空气里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清冷。他盯着素净的帐顶发呆,心里却翻江倒海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南方就带着蕙宁进来了,身后还跟着绛珠端着一盅热气腾腾的汤。蕙宁走到床边,俯身看了看温钧野,耐心问着:“你醒了?身子还难受吗?没事喝那么多酒,逞强做什么?”

    温钧野正窝着气,懒得理她,只翻了个身,把后脑勺对着她。原以为她会来和自己说两句话,可没想到蕙宁只是吩咐说:“把汤放下吧,南方,一会儿记得让爷喝掉。”正说着,檀云快步进来,压低了声音:“少奶奶,外头有人送了封信,好像是表公子的家仆,说有急事。”

    蕙宁一听,眸光立刻亮了些,转身把手里的帕子一收,说笑着和檀云一同出去了。

    温钧野本来窝着火,见她转身就走,心里更不是滋味。他挣扎着坐起来,想喊住她,话到了嘴边,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,生生噎了回去。

    屋里静了一瞬,只剩他一个人怔怔地盯着门口发呆。

    南方见状,连忙端起那碗热汤递过来,嬉皮笑脸地劝道:“爷,别生气了,趁热把汤喝了吧,暖暖身子。”

    温钧野接过碗,低头一闻,有股淡淡的羊rou香,却没有腥膻味,汤色乳白,隐约能看到几粒糯米浮在表面。他喝了一口,汤汁温润,带着陈皮的清香,胃里顿时暖了起来,整个人也缓过神。他漫不经心地问:“这是什么汤?”

    南方答得细致:“檀云姑娘说是三阳汤,用的是秋羊rou和冷山泉水,还放了糯米、陈皮、姜丝,说是少奶奶亲自给爷熬的,怕您酒后着凉。”

    温钧野听到最后一句,心里那一点郁气终于消解了些。嘴角勾了勾,虽然强撑着板着脸,心里却忍不住升起一丝暖意。他低声又问:“方才,是说谁捎来的信?”

    “哦,好像是吴府的表少爷,听说是少奶奶的表哥。”南方嘴快,话说得直白。

    温钧野听了,心里那点不舒服就像秋日午后的阴云,越积越厚。本来喝了几口热汤,胃里暖洋洋的,却也没了滋味。他将碗递回去,摆了摆手示意南方收走,自己又栽在床上,闭着眼眯了会儿,脑子里却乱糟糟的,翻来覆去都是刚才听见的“表哥”二字,堵得他胸口发闷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他终究还是不安分地起了身。外头的天已彻底沉入暮色,院子里一树梧桐叶在风中簌簌作响,落叶如同金黄的羽毛,悄无声息地铺在青石小径上。他整理好衣襟,步履略有些飘忽,终是去了前厅。

    厅堂内灯火明亮,秋夜的凉意被驱散得无影无踪。吴祖卿正坐在上首,眉开眼笑,手中还握着一封刚拆开的书信。蕙宁坐在他身侧,脸上也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,珍珠坠子随着她的笑声轻颤。

    “你表哥游历在外这么久,也不知如今都变成什么模样了。”吴祖卿语气里满是感慨,眉眼间却有止不住的欢喜,“如今他要是站在我面前,怕是认不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蕙宁眨眨眼,带着点顽皮,玩笑道:“您还是别认出来的好,省得表哥又把您气得吹胡子瞪眼。”

    温钧野听着屋内谈笑,心头五味杂陈。他轻轻咳了一声,算是提醒自己来了。两人这才注意到他。

    “杏花楼后劲儿大,也怨我没拦着你,让你醉了一下午,”吴祖卿笑着招手,让他过来,又将手里的书信扬了扬,语气里满是愉悦,“家里今儿可有好消息——我那不孝外孙子,总算舍得回来看看老头我了。他这人喜欢舞刀弄枪,你们到时候见见,说不定能成知己呢。”

    温钧野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,闻言有些僵硬地点点头,嗓音低哑:“他、他是从哪里回来的?”

    “蜀中。信里说带了上好的蜀锦,打算给你们做几套新衣裳。蜀锦细腻柔滑,可是好物件。”

    蕙宁听着,回忆起什么,嗓音轻快:“我倒更惦记表哥做的鸳鸯脍。上回吃了以后,就一直念着。鲙下玉盘红缕细,酒开金瓮绿醅浓。光是想想,就食指大动。”她笑起来,仿佛秋水泛起的涟漪,温柔又鲜活。

    温钧野听着,只觉得自己像一块笨重的木头,坐在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